機械制圖實驗室建設參考
一、建設的必要性
機械制圖課是機械專業必備的專業基礎課程,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本課程由傳統教學轉變為以企業崗位實踐為依據的全面完成學習目標為主要目的的“行動導向的教學”,即“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對于中職學生,企業需要學生們能看懂圖紙,而制圖專業化教室恰好可以解決此類問題。學生走進教室可以實現原理的認識、繪圖的方法、測量技術以及結合專業特點的讀圖、繪圖訓練,從而體現以實踐教學為主,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可以稱其為是"理實一體化"的多功能教室。
制圖專業化教室的提出是在進行大量的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模式進行框架的建構,專業化教室不同于以往的只具有繪圖功能的制圖室,而是涵蓋了制圖基本功訓練、公差配合知識的掌握、基本量具的正確使用、結合專業特點的典型零件庫與典型零件系列結構、企業生產一線圖紙的識讀等內容,因此,專業化教室是一個多元化的、自主學習的、多功能的制圖綜合訓練的“理實一體化”教室,可用于機械制圖課程現場教學、機械零件測繪課程設計,也可供日常教學觀摩。
二、 實訓教學預計達到的目標
對于中職學生,教學目標不但是本課程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動手實踐和創新設計能力的培養。培養應用型人才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原有模型觀察實訓的基礎上,構建多層次實訓教學體系,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有步驟的實踐學習,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1、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與動手操作能力。在理論課程中使用實物、模型,甚至錄相,對形體進行拆解分析增加學生的直觀認識。在機械制圖實訓室教學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和繪制圖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并加深理對論課程的理解和應用。
2、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設計能力。在理論教學中要提出各種設計問題,引導并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比如,教材中零件圖是教學的核心內容,由于其實踐性強和設計靈活的特點,曾經是理論教學和課程設計的難點,F在開設“零件測繪實訓”,通過三維建模可幫助學生理解零件的結構、組成和技術要求,使理論上抽象、模糊的東西變得具體而清晰,易學易懂。
3、培養學生進行實訓的基本技能。通過測繪實訓,學生可以掌握使用不同測量工具的方法,對各種機械零件測量、采集數據和處理的過程。開設械制圖實訓課,使課堂和實訓室有機地結合、使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又促進教師的科研教改活動。
三 建設思路
3.1 實訓課程建設
根據機械制圖實訓教學要求,編寫“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性機械制圖教材。在教材中將實訓項目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使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將理論課堂搬到實訓室進行,使教室與實訓室一體化;將理論講授、示范演示、實踐操作放在一起完成教學過程,使“教、學、做”一體化。
3.1.1 多層次體系實訓教學方法的實施
(1)基礎實訓教學——模型與分解示范。
平面圖繪制實訓是最基本的基礎實訓教學,應利用相對集中的教學時段進行。在實訓過程,教師先展示實訓任務圖紙,再提出實訓要求,講解運用到的相關知識,最后示范實訓過程。然后要求學生模型自己動手繪制平面圖,在實踐中掌握繪圖的GB要求、繪制技巧和儀器的使用方法。通過分組討論互動的方式,提出設計方案并對其進行優劣的比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投影原理。
。2)綜合實訓教學——任務驅動工作過程引導實踐與分節檢查。
教師展示并分發需要學生測繪的不同機械零件作為實訓任務,再提出應用的基本知識點,要求學生按照實訓指導書自行完成,收集實訓相關知識資料、擬定實訓方案步驟、測量零件數據、繪制零件投影圖形最后撰寫實訓報告,強調學生實訓過程的“全自主性”;教師可按完成時間或設計環節進行設置檢查節點,及時發現問題并引導學生提出解決方案,進行修正。
3.1.2 應用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訓教學內容
。1)提高制圖實訓課的比重。開設獨立實訓的方式,如“模型繪制”、“部件測繪”等單獨開課,相比原來附屬于制圖理論課的模型和繪圖實訓教學學生更加重視,提高了實訓教學效果。
(2)制圖實訓教學的內容應加強與生產實踐、企業的密切聯系。與南江通用機械公司等生產企業合作,認識學習生產圖紙、設計樣圖等;使學生認識與企業的差距。
。3)組織各類技能培訓,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對于社會上需求旺盛,有利于拓寬學生就業渠道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技能,如制圖大賽、繪圖員資格證等,開展培訓與考核。
3.2 實訓設備建設
力求用有限的經費,創出最大的特色。在機械制圖理論教學中首先應將抽象的圖形形象化,讓學生從空間想象轉化為感性認知。這就要求機械制圖理論課走出教室,在兼具模型室功能的實訓室中進行,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不求規模、檔次,但求齊全。首先應盡量配置或收集齊全常用機構和通用零件的模型或實物,甚至是模型積木或橡皮泥等模型制作材料,讓學生有機會見多識廣、動手實踐。其次,應根據課程大綱對實訓教學的要求,配置足夠數量的常規儀器、工具、設備。例如:制圖實訓臺,出圖儀器等。